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要求,探索中国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路径,完善体育法学学科建设,近日,由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北京体育大学联合主办,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以创新实践推动中国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领导、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专家学者、北京体育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体育法学团队成员等多位学界与实务界代表参会。会议由北京市体育法学与奥林匹克法律事务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勇教授主持。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陈志宇司长、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法规处陈华栋处长、北京体育大学人文学院张卓林书记、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田思源教授分别致辞,从体育法治建设、体育仲裁、反兴奋剂斗争等角度,提出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问题,期待与会者聚焦体育法治建设的核心议题,为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在自由讨论环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仲裁中心丁涛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林海岩副主任、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黄进教授,中国奥林匹克学院首席专家任海教授,天津体育学院于善旭教授,江苏省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汤卫东教授,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李智教授,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苏州大学法学院郭树理教授,中国法学会体育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张笑世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袁钢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赵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裴洋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马法超副教授等2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发言。
专家们围绕构建中国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构建中国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学者们认为,应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入手,强调守正创新,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关系、学科理论建设与联系实践关系、国家法与体育规则关系、体育特殊性与法律普适性关系等。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体育法学的教材建设、案例研究和国际交流,推动体育法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剑进行总结发言。他强调,体育法学研究需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关注体育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大家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体育法学学科体系,提升研究水平,为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
研讨会聚焦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汇聚了法学界、体育界众多专家的智慧,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体育法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将推动体育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纵深发展。